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中美贸易战亮底牌了

2025-07-14

华盛顿的宴会厅里,美国驻华大使放下酒杯语惊四座,北京商务部大楼的灯光彻夜未熄,一场围绕稀土与芯片的全球贸易博弈在2025年6月底达到白热化。

2025年6月18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年度庆典晚宴上,美国新任驻华大使珀杜面对满堂宾客突然发难:“美国必须重塑全球供应链,摆脱对中国的过度依赖。”矛头直指稀土、芯片等关键领域。

话音未落,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起身反击:“关税战没有赢家。”他亮出最新数据——中美贸易额暴跌8%的同时,中国与东盟、欧盟的贸易额逆势增长。“‘小院高墙’政策只会激发中国加快自立自强。”

这场宴会厅里的交锋,揭开了此后十天中美贸易博弈的序幕。

01 稀土博弈:工业维生素的攻防战

6月26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特朗普面对镜头突然宣布:“美国昨天与中国签署了一项贸易协议,将会打开中国大门。”在场记者面面相觑,无人知晓这份“协议”的具体内容。

几小时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揭开谜底:协议核心是中国向美国供应稀土,作为交换,美国将取消对华芯片软件、喷气发动机等关键材料的出口限制。

这纸协议背后是三个月的激烈博弈。2025年4月4日,中国对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一反击直击美国工业命脉。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F-35战机,每架需消耗410公斤稀土;一艘核潜艇的稀土用量高达4吨。

“若稀土断供持续,将威胁美国汽车、国防等关键产业。”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哈塞特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在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重型机械日夜不停地开采稀土矿石;而在华盛顿,五角大楼官员们焦虑地盯着供应链地图。

中方在让步中暗藏锋芒:新发放的稀土出口许可证仅有六个月有效期,到期需重新申请。中国最近几周要求稀土企业上报专业人员详细信息,建立国家级人才库严防技术外流。

02 关税重锤:1157%的生死线

就在协议签署前几天,美国商务部突然对中国六类产品挥下关税重锤:

- 硬木胶合板:504.07%反倾销税,山东企业出口订单需缴纳超过货物价值5倍的关税

- 低速电动车:未应诉企业面临1157.53%合计税率,中国制造商在全球市场占比超70%

- 钢栅栏:86.24%反补贴税,河北企业客户转向墨西哥供应商

在山东临沂的一家胶合板厂,几百万的出口订单一夜蒸发。“生产线只剩三分之一的产能运转。”老板望着堆积如山的桦木夹芯板苦笑。这些按照北美客户要求定制的产品,厚度、环保标准与国内市场格格不入。

当地方政府建议“出口转内销”时,江苏木业同行的话更扎心:“过去赚美元的日子,真是一去不复返了。”一张板的利润跌破1元,企业还要承担物流、安装、售后等成本,曾经风光的外贸工厂在生存线上挣扎。

6月1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自6月23日起,对洗碗机、洗衣机、烘干机等含钢制部件的家用电器加征50%关税。美国消费者将面临每台冰箱价格上涨100-200美元的困境。

03 中国亮剑:商务部的严正警告

6月28日,北京商务部大楼内,新闻发言人面对全球媒体的追问,语调冷静而坚定:“今年4月以来,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这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

发言人直指美方行为本质:“严重冲击多边贸易体制,严重破坏正常国际贸易秩序。”

声明中最严厉的警告直指要害:“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换取所谓关税减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予以反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这一声明选择在6月28日发布并非偶然。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90天宽限期将在7月9日截止,而除与英国的象征性协议外,美国尚未与任何主要经济体达成实质贸易协定。

04 隐形战场:无人机的致命王牌

就在全球关注稀土博弈的同时,很多人忽视了中国手中的另一张牌——无人机关键零部件的出口管控。

根据《日经亚洲》报道,美国无人机厂商从中国采购零部件量已比2024年初增长三倍。英国《金融时报》透露,一位法国买家坦言:“欧洲生产商的无人机技术相比中国落后三年。”

中国占据全球80%的商用无人机市场,连乌克兰战场上的改装武器都依赖中国零部件。这种依赖性让中国的管控措施能直接打击欧美两大痛点:军事援助能力和产业自动化进程。

中国对无人机关键零部件的管控策略相当精准。商务部允许消费级无人机出口,但卡住16千瓦以上的大功率发动机、0.3米精度的合成孔径雷达等军用级部件。既避免伤及民用企业利益,又堵住军事化漏洞。

美国五角大楼国防创新部门主管埃梅内克在2025年4月公开承认:“中国有能力让全球无人机产业停摆一年。”

05 全球变局:90天倒计时的警钟

贸易战表象之下,一场供应链重构竞赛早已展开。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在墨西哥的工厂产能利用率已达90%,扩产需投入数亿美元,转口贸易成本激增。

洛杉矶港5月货物吞吐量较预期下降25%,1575名工人竞争733个岗位。这些数字揭示贸易保护主义最终伤害的是普通劳动者。

背景是2025年5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临时停火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取消91%加征关税,暂停24%关税90天,仅保留10%;中方也对等操作。这个90天暂停期将在7月9日截止。

在韩国首尔APEC会议上,中方曾明确要求美方清理“隐性贸易壁垒”,特别是技术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泛化问题。一位接近谈判的人士分析:“若美国继续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关键技术出口,中方的关税让步可能难以持续。”

与此同时,全球力量平衡正在变化。东盟10国与海合会6国宣布将于5月底与中国共同举办首次峰会。菲律宾一改往日亲美姿态,2025年第一季度,中菲贸易额突破320亿美元,是美菲贸易额的三倍。

美国对菲律宾农产品征收的平均关税达12%,导致其芒果、香蕉出口骤降40%,而中国通过RCEP对东盟国家实施零关税比例超过90%。经济现实正重塑国际联盟版图。

白宫玫瑰园里,特朗普高举酒杯庆祝“贸易胜利”;北京商务部大楼的灯光彻夜未熄。加州弗里蒙特特斯拉工厂的工程师们盯着来自连云港的稀土货轮动态;深圳华为实验室里,研发团队正测试第14版国产替代芯片。

随着7月9日90天宽限期临近,特朗普政府计划率领由英伟达CEO黄仁勋、特斯拉掌门马斯克等数十名美企CEO组成的代表团访华,试图为这场持续七年的贸易战寻找出路。

但山东胶合板厂老板望着积压的货物,清楚看到贸易战最残酷的真相:洛杉矶港1575名工人竞争733个岗位的数字,揭示单边主义最终伤害的是流水线工人、货车司机和普通消费者。当博弈从稀土、无人机延伸到AI和新能源领域,世界两大经济体间的这场持久较量,正在重塑全球每一个工厂的生产线和每个家庭的消费账单。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