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曲阜南站:从邹曲之争到频临关站。日兰高铁(原鲁南高铁)上的曲
2025-07-25
咱今儿就唠唠鲁南这旮旯里头的曲阜南站——一个听着挺气派,实际有点憋屈的高铁站。您可能听说过曲阜东站,那可是京沪高铁上的大站,每天人来人往跟赶大集似的;可这曲阜南站呢?说是日兰高铁(以前叫鲁南高铁)上的副站,结果建好了倒像个"局外人",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淡。
当年这曲阜南站刚规划那会儿,可没少闹幺蛾子。邹城那边儿琢磨着,咱这儿也该有个高铁站不是?要不把"曲阜南站"改成"邹城北站"得了?这事儿一传出来,曲阜的老少爷们都坐不住了——合着我们的大名儿要被邻居顶走?那哪儿行啊!两边儿争得跟抢糖吃的小孩似的,最后还是曲阜这边儿态度硬,说"想都别想",这更名的事儿才算黄了。现在想想,这名字倒是保住了,可后续的事儿却没跟上,愣是把个好好的车站整成了"空壳子"。
日兰高铁全线通车都小半年了吧?按理说沿线站点该热热闹闹跑车了,可这曲阜南站跟被遗忘似的。您瞅瞅车次表,一天到晚就那么几趟车晃悠,多数时候还是"过路车",根本不停。就算停,买票的时候也得瞪大了眼找——曲阜东站的车次密密麻麻列了一屏幕,曲阜南站的名字就那么一丁点儿,稍不留神就划过去了。好多人买完票才发现,"哎我去,我这票咋是曲阜南站?"最后要么退了重买,要么干脆奔东站去了。
要说最闹心的,还得数交通。曲阜市区到南站那条路,说出来能气笑人——不是土坷垃路就是机耕道,下雨天全是泥坑子,骑电动车都得扛着车走。您猜怎么着?现在唯一能算"公路"的,还是邹城那边儿修的高铁联络线。可就算走了这条线,从市区过去也得绕个大圈儿,耗时不说,一路上连个像样的指示牌都没有。上回听村里种大棚的老王头说:"谁没事儿跑这么远坐车啊?我家去东站骑三轮才二十分钟,到南站得一个多钟头,图啥呢?"
现在这车站啥情况?除了偶尔有几个赶早班车的打工仔,或者去邻县办事儿的村民,基本见不着啥乘客。候车室里的座椅倒是擦得锃亮,可落灰都快能种庄稼了。工作人员倒是挺负责,可一天到晚也没几个旅客问事儿,估计心里头也犯嘀咕:"咱这车站,图个啥呢?"
最逗的是,现在就剩三趟高铁"象征性"停这儿。您说这三趟车图啥?可能是为了保个"全线路覆盖"的名声,也可能是上级要求的"政治任务"。可话说回来,就这么几趟车,能拉来几个人?上个月我专门去蹲了半天,就见着一趟车停了五分钟,上下就七八个人,其中仨还是车站工作人员"凑数"的。
有人说了,这车站迟早得关。我倒觉得,关不关的现在说还早,但确实够"鸡肋"的——留着吧,没人用,浪费资源;关了吧,当初建站的钱、修联络线的钱,还有地儿占的农民补偿款,咋算都不划算。更别说周边村子里的老少爷们儿,虽说平时不咋用,可万一哪天有个急事儿,总得有个车站兜底不是?
说到底,这事儿还是规划的时候有点"拍脑袋"。高铁站可不是建个楼、铺段铁轨就行的事儿,得琢磨着老百姓咋出行方便,咋跟周边产业配套,咋跟别的车站分工。曲阜南站现在这局面,说句不好听的,就像给富户家的小儿子穿了件龙袍,看着威风,实则没啥用场。
您说这车站还有救吗?要是车次能多起来,交通能改善,说不定还能缓过来;可要是就这么不死不活地耗着,关站真不是啥稀罕事儿。毕竟现在的高铁建设,讲究的是"精准发力",没人用的车站,留着也是空摆设。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