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联科科技3亿定增获受理!国产海缆材料突破在即?

2025-07-29

主页有更多上市公司/财经新闻/政策分析,欢迎股友一起探讨A股市场一起掘金!

#股票#

免责声明:本栏目所载文章和数据仅供投资者作参考之用,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风险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一、定增通关!联科科技海缆材料项目获受理,百亿蓝海迎来破局者

一张深交所受理通知书背后,隐藏着中国高端电缆材料打破30年国际垄断的关键战役。

7月22日,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1207)公告显示,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此次定增拟募资不超过3亿元,全部投向"年产10万吨高压电缆屏蔽料用纳米碳材料项目(二期)",剑指长期被欧美巨头垄断的高压海缆屏蔽料市场。在海洋强国战略与双碳目标双重驱动下,这场看似普通的融资审核流程,实则牵动着中国海上风电产业链安全的敏感神经。

二、深度解析:国产替代的"最后一公里"(个人观点仅供股票交流)

此次定增的核心价值在于突破"卡脖子"技术。根据公告,项目将建设2条2.5万吨/年纳米碳材料生产线,专注解决高压海缆屏蔽料用导电纳米碳材料的国产化难题。目前该材料100%依赖进口,美国卡博特、法国益瑞石、德国欧励隆等国际巨头垄断全球市场,单吨价格高达3-4万元。

联科科技的技术底气来自2024年11月的重要突破——其"国产110kV、220kV陆缆用导电炭黑"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黄崇祺、陈维江两位院士领衔的专家组确认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海缆环境比陆缆严苛十倍,需承受高压、高湿、腐蚀等极端条件,技术壁垒更高。公司正联合国网智研院、北京智慧能源研究院、汉缆股份(002498)等机构开展"220kV高压海缆屏蔽料用国产导电炭黑制备及应用研究",构建了覆盖"研发-生产-应用"的全产业链攻关体系。

市场空间测算更显战略价值。据行业数据,每公里高压海缆需消耗1.2-1.5吨屏蔽料,而"十四五"规划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60GW,将拉动海缆需求年均增长30%。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8.18亿元,净利润1.39亿元,毛利率26.36%。若成功量产,不仅能替代进口,更可能重塑全球海缆材料格局。

三、未来一年三大关键节点(个人观点仅供股票交流)

1. 技术认证突破(2025年Q4):当前项目处于实验室向产业化过渡阶段,需通过国网南网联合认证。关注四季度"220kV高压海缆屏蔽料用国产导电炭黑制备及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 首条产线投产(2026年Q1):根据24个月建设周期,首条2.5万吨产线有望明年一季度试车。产能爬坡速度与良品率将成股价核心变量。

3. 首个订单落地(2026年Q2):密切跟踪中天科技(600522)、东方电缆(603606)等海缆龙头采购动向。若获订单,标志国产替代实质突破。

四、投资者不可忽视的三大风险变量(个人观点仅供股票交流)

1. 研发迭代风险:海缆技术正朝500kV超高压、柔性直流方向升级,公司2021年募投的研发中心项目已两次延期(从2023延至2025年)。若二期项目研发滞后,可能错失市场窗口。

2. 产能消化压力:项目完全达产后将新增5万吨产能,而2024年我国高压海缆屏蔽料总需求约12万吨。需警惕2026年后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

3. 地缘政策变量:美国2025年8月实施的新关税涉及特种化学品,若炭黑被纳入加税清单,或引发价格战。同时关注国内海上风电补贴政策变化。

五、结语:一场必须打赢的技术攻坚战(个人观点仅供股票交流)

从陆缆到海缆,从跟跑到并跑,联科科技(001207)的定增之旅折射出中国高端材料产业的艰辛突围。当3亿元募资撬动的是百亿级进口替代市场,这场资本与技术联姻的意义已超越企业个体,成为观察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微观样本。

在你看来,面对欧美巨头数十年构筑的技术壁垒,中国企业要实现真正突围,究竟应该优先突破技术还是抢占市场?期待你在评论区发表见解!

免责声明:本栏目所载文章和数据仅供投资者作参考之用,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风险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主页有更多上市公司/财经新闻/政策分析,欢迎股友一起探讨A股市场一起掘金!

产品展示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